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学术争鸣与学术期刊:人文学科发展的基础(3)

来源:外语界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而这时《柳叶刀》正好收到普斯陶伊的文章,为负责起见,主编理查德·霍尔顿找了6位匿名审稿专家(一般做法只需3位评审人)对论文进行同行评议。结果这

而这时《柳叶刀》正好收到普斯陶伊的文章,为负责起见,主编理查德·霍尔顿找了6位匿名审稿专家(一般做法只需3位评审人)对论文进行同行评议。结果这6位专家都对其研究表示质疑。然而,惊奇的是仅有1位审稿人建议退稿,其他5位尽管反对,却认为可以让其发表争鸣。其中1位审稿人这样评论:"尽管该论文的数据存在缺陷,但我愿意看到其公开发表,只有如此,同行的科学家们才可以作出自己的判断……如果不发表这篇文章的话,那就可能有压制不利数据。"尽管匿名审稿人通过了,但主编受到皇家学会一名资深人士的威胁,该人士打电话给他,扬言如果发表了这篇文章的话,那么他的事业将岌岌可危。但《柳叶刀》逆风而上,甚至顶住了英国生物技术与科学研究委员会和时任首相布莱尔的压力,在1999年10月正式发表。主编认为期刊应该让反对转基因的意见也有公开发表和争鸣的机会。发表具有争议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论文,不仅可以激发持不同观点的学者参与学术争鸣和讨论(《柳叶刀》同期还发表了荷兰3名科学家的反对文章,批评普斯陶伊的实验的错误),促进学术繁荣,从而推动科学问题的澄清和解决,而且也推动了转基因技术安全评价研究和开展相关研究。文章发表后的次年即2000年,全球828位科学家联名发表致各国政府的公开信,呼吁立即暂停转基因作物及产品,包括商业化种植的试验,至少暂停5年。

普斯陶伊的文章发表后,反对和赞成转基因论文的数量出现爆发式增长。根据统计,爱思唯尔所有索引期刊所刊登的关于转基因技术安全争论性文章,在1990-1998年年均3篇,但1999-2012年年均达25篇,2013-2017年达年均30篇。我们看到《柳叶刀》恰恰是在1999年后,其影响因子一路飙升,从1999年的10.0到了2014年的44.0,上升了450%,一举成为最著名的医学权威期刊,而普斯陶伊这篇文章成为经典引用性文章。

又如,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019年,作为文章原稿作者的83岁的胡福明在国庆70周年之际被邀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再次肯定了这篇文章和真理标准大讨论对改革开放的贡献。当时的情况是《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联合发表了一篇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在这篇社论里提出了"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面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来稿,编辑部内部也少不了轻则"误解"、重则"判断性错误"的审稿人意见。如果当时编辑部接受了审稿人意见而退稿,这样也就没有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伟大文章的发表及其对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极大的推动作用。

学术期刊如果因审稿人的不同意见不敢发表有争议的文章,那拒绝的不是一篇普通的稿件,而是一种不同的声音和思想,甚至是一种学术自由的精神。作为审稿人有不同看法,完全可以自己写文章进行反驳,分析"误解"在什么地方,"判断性错误"在什么地方。同行匿名审稿人利用审稿的权利"压制或封锁"与自己学术观点不同的思想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学者应有的胸怀。编辑部应该有独立的看法,只有不仅顶住"人情稿"的压力,也顶住"审稿人"的压力(后者有时往往更难应对),才是一个伟大的编辑部,因为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对利益的挑战,对学术精神的崇尚。

在人文社科领域,期刊上的学术观点性文章非常普遍也非常重要,同行审稿人需要审什么内容值得讨论。从和经常在国际期刊投稿的同事谈话中发现,国际同行审稿人更多是以如何提高论文质量为评审目的提出修改意见,而国内同行审稿人更多是从观点和思想是否正确来提出意见,不符合自己观点的文章往往拒稿。以学术观点的正确与否进行审稿等于是扼杀学术争鸣,扼杀创新思想。因此,有些国际期刊是非常明智的。如《自然》就是一个"既不实行同行的匿名审稿制度,也没有编委会"的期刊,"审稿人无权最终决定文章刊用与否",这个体系值得我们深思。

四、讨论与启示

中国学术期刊之所以较少刊登观点性强的文章尤其是指名道姓的争鸣文章和期刊人办刊理念有关系,也和社会文化强调中庸和尊上有关系。研究发现:争鸣文章在国际期刊中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板块,学术批评是学术期刊的重要功能之一,没有学术争鸣,学术期刊就空有虚名;国际期刊非常重视期刊的社会责任,非严格学术性的观点文章占期刊大部分,它们对学术期刊影响力起着比纯学术理论或实证文章更为重要的作用,而中国外语期刊似乎迷恋于实证性文章和理论性文章,对观点性文章重视不够;担心期刊上指名道姓的学术争鸣会影响学者感情或期刊的影响力是没有根据的,真正的学者都希望自己的观点能受到关注、议论甚至挑战,因为他们知道没有批评就没有自己理论的创新,也没有学科的发展;合格的审稿人应该在技术上把关,而在学术观点上要敢于接受与自己学术观点不同甚至挑战自己观点的文章。编辑部不是中间人的角色,而是应有自己的独立判断,乐于接受与主流、与权威不同的观点,站在真理一边,不屈服权威、不屈服压力、不屈服利益。

文章来源:《外语界》 网址: http://www.wyjzz.cn/zonghexinwen/2020/0804/399.html



上一篇:国际专业认证优化中国外语专业建设
下一篇:期刊动态 | 《中国外语》2020年第4期目录及摘

外语界投稿 | 外语界编辑部| 外语界版面费 | 外语界论文发表 | 外语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外语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