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学术争鸣与学术期刊:人文学科发展的基础(2)

来源:外语界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这个情况至少表明,纯学术文本并不是提高影响因子的唯一来源,非严格学术性文章尤其是观点、见解、评论和展望性文章对提高引用率和影响因子的作用

这个情况至少表明,纯学术文本并不是提高影响因子的唯一来源,非严格学术性文章尤其是观点、见解、评论和展望性文章对提高引用率和影响因子的作用是很大的,而且还超过前者。国际顶级学科期刊越来越意识到某一领域专业性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证性文章只能影响很小一个范围,作用非常有限,但涉及某一学科发展和改革方向甚至与之相关的国家经济科技发展的宏观性观点文章可以影响整个学科乃至整个社会。这也就是说国际期刊非常重视观点性非严格学术性文章,重视学者的社会责任或专业知识的社会化。而中国的顶级科学期刊,90%以上的影响因子都低于3.0。原因之一恐怕是大量刊登纯粹实证性研究论文,很少刊登非严格学术性文章。

二、学术期刊避免指名道姓不利于学术的健康发展

除了考虑影响因子外,人文期刊还有一种担心,即观点性学术文章往往涉及指名道姓的观点交锋,这样做是否会伤感情。如英语专业的危机与发展、外语人文性与工具性关系、通识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发展等方面,共同体内有比较主流的看法,但笔者有时会有不同的理解。一个期刊能否给予不同意见进行学术争鸣的园地或专栏呢?

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曾经为我们介绍了爱因斯坦与玻尔的"世纪论战"。这两位物理学家在1921年和1922年分别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按理说应该是"相互尊重",但针对量子力学完备理论问题他们却爆发了指名道姓的论战。1927年第五届索维尔会议上,玻尔在会议上发言,点名批评爱因斯坦,认为量子力学的物理和数学假设是不容许进一步修改的,并于1929年在《自然》发表批评论文。1930年秋天,第六届索维尔会议上,爱因斯坦指出玻尔的实验上的漏洞。然而,玻尔没有放弃,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找出反驳爱因斯坦的方法:他们是用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则用狭义相对论来批评。1935年,爱因斯坦和其他两位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再从量子力学的完备性上反击玻尔。尽管这场争论最后很难分出胜负,但其意义在于推动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发展。而后,玻尔写信给爱因斯坦说:"自己能取得一些成绩,是因为爱因斯坦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因此,爱因斯坦在他之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莫大的幸福。"爱因斯坦在前往日本的旅途中收到玻尔的信,立即复信说:"我在启程日本不久收到了您热情的信,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像诺贝尔奖一样,使我感到快乐。"两位大家不计较名声,用不懈追求真理的精神给后世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在我国,科技界更注重不同意见的争论的重要性。这里要提到我国著名构造物理与构造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地震地质》主编马瑾。她发现在构造地质方面,国内科学家有不同理论和声音,便在《地震地质》专门设立《学术争鸣》和《问题讨论》两个常年栏目。她不仅将意见针锋相对的稿件放入《学术争鸣》栏目中发表,而且顶住压力,将匿名审稿专家有争议的或没有通过同行专家审稿的文章,放在《问题讨论》栏目中发表。这些有争议的、有新意的文章引起了国内外相关专家的关注、讨论和争论,从而促进了地震地质学的发展,《地震地质》期刊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力也大大提升。

现在,我们在人文学科尤其是外语学科期刊上看到的往往是一边倒的观点。有时形成一种很不公平的局面:一个主流观点和理论可以在刊物上连篇累牍,但不同的观点却无法获得机会刊出,仅仅因为"与主流观点不同"。这也就是最近几年"商榷性的文章"越来越少;有点新意或"真知灼见"的文章,尽管应该在外语期刊上发表和争鸣的,但却到了综合期刊或非核心期刊甚至到报纸上寻求发表自己声音。有时候,一些有胆识的主编接受作者稿件,但在稿件里,却要求把指名道姓的被批评者改用"有人认为""有人说"的模糊指称来替代。这是一种不符合国际通用学术规范的做法:在引用他人观点时应指名道姓,必须给予出处。实际上,用"有人认为"这些模糊指称,所反映的根本问题是一些学术期刊不敢培养不同学派的学术争鸣。

三、编辑部如何对待来自包括审稿人的不同意见

如何对待匿名审稿人的意见是期刊人遇到的棘手问题。是否完全听取审稿人的意见,尤其这个审稿人是这个研究领域的学术权威或行政领导时?这里还有一个案例很能说明问题。

20世纪,当转基因这一新兴技术研发出来时,无论是科学界还是整个社会都是一片赞扬和支持声。但1998年8月10日,苏格兰Rowett研究所68岁资深研究员普斯陶伊在英国ITV电视台的一个节目中公布了一份未在专业期刊上正式发表的研究结果,宣称转基因马铃薯会对大鼠肠胃免疫系统造成损害。这一节目播出后立刻在英国引起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极度恐慌,在学术共同体内更激起转基因研制专家和学者的强烈反对。英国皇家学会随即进行了调查,称其实验存在重要缺陷,"漏洞百出"。3天后,Rowett研究所被迫以发布了"错误信息"为由开除了普斯陶伊。

文章来源:《外语界》 网址: http://www.wyjzz.cn/zonghexinwen/2020/0804/399.html



上一篇:国际专业认证优化中国外语专业建设
下一篇:期刊动态 | 《中国外语》2020年第4期目录及摘

外语界投稿 | 外语界编辑部| 外语界版面费 | 外语界论文发表 | 外语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外语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