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外语界》征稿要求[05/28]
- · 《外语界》投稿方式[05/28]
- · 《外语界》收稿方向[05/28]
- · 《外语界》数据库收录影[05/28]
- · 《外语界》刊物宗旨[05/28]
国内外语翻转课堂研究述评基于种外语类核心期(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2.效度检验 基于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确认其有效度的研究相继出现。宁强(2018)基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构建了基于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大学
2.效度检验
基于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确认其有效度的研究相继出现。宁强(2018)基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构建了基于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该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刘艳(2016)依托Moodle平台构建大学英语词汇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基于此进行教学实践,得出结论此模型更适用于中、高水平的学习者。李芳军,屈社明(2018)构建了翻转课堂环境下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发展的“摄入、内化、应用”动态交互模型。应用量表获得实验数据,得出结论该模型具有积极作用。姜倩,陶友兰(2018)将“翻转课堂”应用在MTI翻译理论课程教学中,并分析其效果,得出其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积极性。研究者们通过实验探究外语翻转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的有效度,结果均表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教学效果。
3.理论研究
慕课为翻转课堂提供高效的网络学习平台、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罗莎(2018)从师生感知的视角对基于慕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环境进行评价。戴朝晖和陈坚林(2016)提出了基于慕课理念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多元化的途径和方式,更好地促进慕课理念与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深度融合。徐琳(2018)构建了基于负动机的“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学习者重塑自主学习能力,创新信息化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贾凌玉,章国英和施称(2016)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和微社区的医学英语阅读翻转课堂的设计理念和实施方法,探讨了翻转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上三种现代教育技术与外语翻转课堂结合的研究较多,且具有一定的教学效果。
4.师生因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对教师和学生都有更高和更新的要求。成汹涌(2016)基于翻转课堂的特点,用实证方法探讨中介作用在翻转课堂上给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王聿良,吴美玉(2017)以理性行为理论为基本框架,构建了翻转课堂学生学习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李颖(2015)探究了高校外语翻转课堂中教师教学能力,认为翻转课堂中教师的指导至关重要,其参与程度远高于传统课堂。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行为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能更好地完善翻转课堂建设和满足学生学习发展以及教师教学要求。
四、启示与思考
2014至2018年间,国内翻转课堂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研究中仍然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一)研究对象范围狭窄
目前国内外语翻转课堂研究对象集中在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群体,鲜有研究涉及混合群体等其他类型的学生,对中小学生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中小学生课堂将成为一种革新的教育方式,另外,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学生身份各不相同的混合课堂,也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今后的研究应扩大研究对象范围,探讨不同层次、类型学生的外语课堂模式,使研究更具有针对性,更加全面。
(二)研究视角广度不足
目前国内外语翻转课堂研究角度大多从学生角度出发,探究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对学生产生的不同效果。但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为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对教师和学校也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和挑战。所以,增强这一方面的探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三)研究环境类型单一
近五年国内外语翻转课堂研究的研究环境皆为正式课堂,多为大学英语课堂和研究生外语课堂,非正式教学课堂环境中的研究几乎没有涉猎,应对此方面研究进行开拓,为各类培训机构以及网络课堂提供创新性建议。
(四)研究内容学科背景单一
目前有关外语翻转课堂的研究仅局限于外语这一学科中,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跨学科结合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探究外语翻转课堂中的社会实践意义。同时,将各种教学理论应用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探究更多种新型教学模型。
五、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对外语类14种核心期刊2014-2018年发表的52篇有关翻转课堂研究的期刊进行分类和分析发现,在目前英语教学研究中,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大学英语课堂模式的探究,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同时,将MOOC,SPOC以及微信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可以起到很好的促学效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研究中研究对象较为单一,研究对象更应该关注非大学生群体和混合课堂等。研究环境方面,可将正式课堂延伸到非正式课堂中。在今后有关翻转课堂的研究中,可以将翻转课堂更多的同其它理论相结合,创建出更多新型的教学模型,以期解决传统课堂的更多问题。
文章来源:《外语界》 网址: http://www.wyjzz.cn/qikandaodu/2021/0727/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