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试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的优化

来源:外语界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0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一带一路”战略与河南建设新高地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高屋建瓴,把握世界发展大局的战略眼光和胸怀。“一带一路”以“政策沟通、设施

一、“一带一路”战略与河南建设新高地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高屋建瓴,把握世界发展大局的战略眼光和胸怀。“一带一路”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为主要手段,通过扩大开放,交流合作、互通有无及相互融合的合作方式,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开创了一条世界发展的新途径,将有力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和社会的更加繁荣。从而达到实现民心相通、全面融入的人类新境界。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的论断。在“一带一路”大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独特的连接东西、贯通南北、承天接地的地理位置;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的新兴市场,人口及传统的农业优势和新型的工业体系有待充分挖掘;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的传承、创新更是要和“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相融合。正是河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能够高效配置各类资源、有效促进经济要素合理流动,全面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明创新和人文交流,最终实现民心相通中无可替代的作用。河南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地位才被提升到依托中原城市群,打造“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这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河南外语人才培养洼地不能适应“一带一路”战略的需要

“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实施,开创了世界发展的新格局,赋予了各国发展的新内涵。虽然是以经济建设为主导,却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对外贸易的扩展等经济繁荣的手段,推动全人类科技的发展,政治上的互信,从而达到人类文明共同进步的伟大目标。因此,要想全面快速地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实施,语言的相通是根本的保证。世界融通,语言先行,语言是架起双方沟通和合作的桥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凡是和我国政治、经贸、文化交流比较活跃的地区,与当地语言的交流都是最繁荣的。另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外语能力的高低,包括使用外语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也是衡量其实力和世界地位的重要标志。

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凡事要未雨绸缪。“一带一路”战略思想自2013年提出至今已进入到第五个年头。全国各地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各项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河南的“一带一路”建设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隆隆的“郑欧班列”已经出发;郑州航空港建设已取得重大进展;米字形高铁已接近全面建成;郑州自贸区建设已经启动等。所有这些都为河南外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课题,发起了新挑战。然而,河南的外语人才培养忧患意识不强,超前意识淡薄,还在沿着老套路和老模式进行,已远远不能适应高速发展中的河南“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外语人才培养洼地的不断扩大,将严重制约河南“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使河南再次错失良机,丧失赶超的机会。

三、河南外语人才培养洼地的表现形式

1.缺乏外语人才培养的专业规划。与外语人才培养优秀的省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相比,河南最大的缺憾是没有自己的专业院校。对外语人才的培养分散在各高等院校的外语学院(系)。由于河南整个教育的历史原因,高校少,起点低,以至于近几年刚升本的院校大部分还只是把外语作为公修课,更不用说担负起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任。而作为河南教育龙头的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也仅仅开设了传统的英语、俄语、日语、德语和法语这五大语种。这种状况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群龙无首,各自为政,不可能对全省的外语人才培养形成一个整体规划。为适应我国“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教育部远期规划是到2020年我国的非通用语言专业要达到99种。而根据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最新消息:截至2017年4月,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互通方面,教育部国际司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已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通过各种形式使该校到2018年在外国语言专业方面就达到94种,已提前实现了外语专业的全覆盖。另外,其他各专业院校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等也都纷纷采取行动,加入到了“一带一路”建设语言教育规划的先行团。仅从现有的信息来看,河南在专业规划上已经远远落在了后面。

2.开设语种单一,覆盖面狭窄。根据“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涵盖了中亚、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非洲、中东欧、东欧等沿线的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的语系多、语种复杂。仅官方语言和国语就有六十多种。目前紧缺的语言就有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爱沙尼亚语、拉脱维亚语、意大利语、阿拉伯语、波斯语、印地语以及泰语、越南语、柬埔寨语、希伯来语等。通过对河南各高校公开资料的统计。作为专业人才培养而非公共课开设的语种仅有6种,分别是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和朝鲜语。覆盖面狭窄,首先是地域的覆盖面与“一带一路”构想不符,仅包涵了东亚和欧洲地区,其次是语种的单一,还不到“一带一路”要求的官方语言和国语的十分之一。覆盖的人口面不全,其中的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非洲人口所用的语言无一在列。这与“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用语在多样性上出现了严重的不协调。

文章来源:《外语界》 网址: http://www.wyjzz.cn/qikandaodu/2020/1006/449.html



上一篇:跨境电商方向下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sup>①
下一篇:“云时代”高职外语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

外语界投稿 | 外语界编辑部| 外语界版面费 | 外语界论文发表 | 外语界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外语界》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